高血压肾病与肾性高血压,这二者虽然声似,但其形成机制和治疗在本质上截然不同。当医生们在临床上遇到此类患者时,一定要仔细推敲,把它们区分开来,笔者这就从机制、病因、临表及治疗4个方面详述二者的区别:
一、形成机制
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分为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和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
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主要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所致,在症状性高血压中被称为肾性高血压。
二、疾病病因
高血压肾病:肾脏本身起到过滤体内毒素,排出多余的水和钠盐,同时防止蛋白、血细胞等漏出血管的作用。高血压使得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导致蛋白漏出至,对肾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当血压长久控制不佳时,造成的结构破坏难以逆转,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和慢性肾衰竭,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动脉本身病变(如肾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瘢块、肾动脉纤维组织增生、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先天性肾动脉异常、肾动脉瘤)等以及肾动脉受压迫(腹主动脉瘤)和其它机械因素(如肿瘤、囊肿、血肿、纤维素带、主动脉旁淋巴结炎和肾动脉周围组织慢性炎症等),均可造成肾性高血压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
高血压肾病:初期以夜尿增多为主,尿检可见小管性蛋白增多,且一般<2g/24h;若发生高血压危症,即恶性高血压伴随靶器官的损害,此时可见大量蛋白尿,达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可见肉眼血尿,需要与肾小球疾病进行鉴别;
肾性高血压:在临床上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范畴,患者除了存在高血压的症状外,一些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差、恶性高血压患者,实验室、症状体征检查肢体脉搏不对称性减弱或缺失、腹部及粗糙血管杂音等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肾性高血压。
四、治疗原则
高血压肾病:
1、严格控制血压;
2、合理选择降压药;
3、治疗高血压并发症。
肾性高血压:包括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
1、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包括肾切除、肾血管重建,自体肾脏移植等;
介入治疗: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肾动脉支架成形术(金属内支架)等;
药物治疗:非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仅不适宜或拒绝接受上述治疗者才采用该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首选钙通道阻滞剂, 其次是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禁用于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当使用ACEI或AngⅡ受体拮抗剂后,药物抑制AngⅡ的形成和作用,导致GFR下降,加重病情。
2、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以达到减少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目的;
药物治疗:以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RAS)为首选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阻断RAS的药物有两大类:ACEI和AngⅡ受体拮抗剂,用药原则上应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低剂量开始、联合用药。